来源:中国农科新闻网 作者:王朝阳 发布时间:2020-08-07
农业科技报-中国农科新闻网 王朝阳
8月5日,第五届中国西部畜牧博览会在陕西杨凌举办,而值得一提的是,在本届畜博会上,一场事关猪产业发展大计的论坛活动也如期开展,行业高管、猪病专家、教授、高级畜牧师、名企高管等齐聚会场,从非洲猪瘟病、猪蓝耳病疫情发展、控制策略、猪场建设与环境保障、养猪生产新理念、养猪环保的节水控制、现代养猪的营养、现代养猪设备在生产应用中的性能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层次交流,直击生猪养殖中的痛点难点,共绘生猪产业发展"蓝图",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贡献"科技力量"。
Δ论坛活动现场
陈焕春:养猪也是个"高新技术产业"
围绕着"我国当前猪病流行现状与防控策略"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从"当前主要疫病的临床表现与防控难点""猪场健康生产体系的建设与保障"等四个方面,系统全面的为广大生猪养殖户及企业递上了一剂"预防针"。从非洲猪瘟"开题",陈焕春先后讲述了蓝耳病、圆环病、腹泻性疫病等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影响,及对广大养殖户带来的困扰。
Δ陈焕春院士介绍我国当前猪病流行现状与防控策略
陈焕春表示,猪病的防治方法也比较多,生物防控是禁抗时代预防细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,植物乳秆菌、解淀粉芽孢杆菌等对常见病有显著的抑制作用。他还讲到,净化根除临床疫病才是解决我国猪病流行的唯一出路,非瘟时代,养殖企业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、完善,加快了临床疫病的净化与根除。
同时,针对非洲猪瘟的防控,陈焕春建议从养猪场、屠宰场、卖肉市场,全链条严格控制非洲猪瘟病毒的存在与发病,确保我国养猪业正常发生产,猪肉正常供应,非洲猪瘟得到有效控制和消灭。
姜平:加强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
分析了近15年来出现的新病毒,以及非洲猪瘟带来的深远影响。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姜平表示,疫情之所以影响较大,关键在于基础研究缺乏、预防举措单一、控制体系薄弱以及缺少有力武器。
Δ姜平教授介绍非洲猪瘟背景下的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
围绕着"非洲猪瘟背景下的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"。姜平教授从猪蓝耳病的防控体系入手。他介绍到,猪蓝耳病防控有三要素,综合防控,三个流行基本环节;正确诊断,及时把握流行动态;免疫防控;安全稳定新型疫苗。对于猪蓝耳病新型疫苗研究,姜平认为,要筛选或培育新弱毒疫苗毒株,构建新型重组活疫苗,新型病毒灭活疫苗,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。
针对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,姜平认为主要有三个金标准,"临床诊断+病理诊断+病毒检测",猪圆环病要有综合防治计划,要进行疫苗接种等。
冯忠武:用好政策,为生猪产业发展添足动力
通过"云端"授课的形式,身在北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冯忠武围绕"非洲猪瘟防疫政策与生猪产业发展"展开话题,为在场养殖农户及企业进行传道授业。
Δ冯忠武通过"云端"授课的形式,介绍非洲猪瘟防疫政策与生猪产业发展
冯忠武讲到,非洲猪瘟对我国生猪养殖有较深的影响,当前在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和市场拉动下,全国生猪生产形势逐步好转,据国家统计局统计,6月末,全国生猪存栏达到33970万头,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达到3629万头,供需矛盾有所缓和。
谈及非洲猪瘟的防控,冯忠武表示,非洲猪瘟可防可控,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是治本之策,要防止猪场以外有害病原体进入猪场,防止病原体在猪场内的传播扩散,防止猪场内的病原体传播扩散到其他猪场。同时科学防控是常态化防控的重中之重。
"当前,也要通过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、规模养殖场建设补贴、贷款贴息等一系列政策,帮助恢复生猪生产。"冯忠武表示。
40018935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