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报道
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“五化抓统”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

来源:中国机构编制网  作者:  发布时间:2020-12-04

 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把推进“县乡一体、五化抓统”改革作为破解提升基层治理能力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的重点工程,通过职责再梳理、架构再重组、资源再调配、机制再优化、服务再升级等方式,构建起“清单化厘清准入、模块化运行管理、集成化统筹协调、数字化政府转型、网格化精密智控”等“五化抓统”的基层管理新模式,“条块式”明责减负、“集成化”赋能提效,探索县域“精准治理、精细治理、精心治理”路径,为高水平打造县域治理现代化“重要窗口”提供解法。

  一、清单化明晰责任,破解县乡职责“厘不清、理不顺”难题。一是县乡携手定主体明责任。立足部门专业化优势和乡镇工作实际,经三轮次的梳理、协商、审核、比对,明确牵头部门“兜底”责任、乡镇“有限”责任,实现乡镇“清单之外无‘属地管理’事项、列明之外无其他工作责任”。目前,共删减81项不适宜或不需要乡镇配合事项,确定首批属于部门法定职责、需要乡镇协同落实涵盖市场监管、综合执法、应急管理、公共卫生等17个部门的“属地管理”责任清单82项,每项确定牵头部门,有效防止部门从“主体责任”变“督查主体、考核主体”、乡镇从“协同主体”变“实施主体、背锅主体”。二是乡镇规范定事项明权限。重新规范认领乡镇140项行政权力事项,编制统一的流程图、办事指南、工作折页,完善各类办事指南的时间、地点、材料、咨询方式等要素信息,做到“一图清、一图通”。同时,梳理、认领、核对县级部门的委托、审核转报、部门驻场办事等下沉事项清单以及公共服务事项、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等清单448项,系统整合本级政府的“大清单”,形成“照单履职、按单办事、依单追责”的乡镇清单制管理工作模式,优化行政决策、行政执行、行政组织、行政监督体制。三是村社网格定范围明服务。建立全县统一的准入事项、盖章证明事项、乡镇涉村社事项责任、村社主职干部履职、村社干部廉洁履职负面、村社小微权力等“六清单”和村社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“一规范”,切实改变过去擅自变更工作事项、扩大工作内容、转嫁工作任务的被动局面。同时,围绕网格内党的建设、城乡管理、综合治理、流动人口管理等,梳理完善网格服务事项清单260余项,明晰乡镇网格员工作方向,实现网格排查、服务精准发力。实施以来,泰顺网格上报、处理综合执法、综治工作、市场监管、便民服务等信息18356条,其中11月较7月增长2.65倍,每月环比新增近25%。

  二、模块化运行管理,破解乡镇内部“都出力、不给力”难题。一是模块组团提效。打破“横向壁垒”,构建以大党建为统领,大管理、大安全、大服务为主模块,大执法等若干分模块的“1+3+N”的“条块式、集成化”运行管理新模式,形成乡镇党委书记统筹抓总、功能模块分管领导分块负责、其他分管领导按责协助的模块运行分工责任体系,推动乡镇“扁平、高效”地落准落实好党的建设和公共管理、公共安全、公共服务等工作重点。二是模块赋责强能。坚持“机构服从模块”,将乡镇权力清单、乡镇“属地管理”事项责任清单、部门下沉事项清单、乡镇公共服务事项清单、村社事务清单、网格服务事务清单、乡镇综合执法事项清单等对应的职能归口纳入“1+3+N”模块,明确归类业务盲区、交叉事项,实现责任全延伸、职责全覆盖。按照“因岗设人、责岗匹配”,统筹乡镇现有机构编制资源,根据模块、科室职责特点选优配强岗位人员,确保“人岗相适、人尽其才”。三是专班补充破难。结合“重点项目”“重点工作”等专班攻坚机制经验,围绕重大项目、重大平台、重大产业等发展破题工作,建立若干建撤灵活的“工作专班”,作为“1+3+N”模块化运行的强力补充,“模块+专班”合力驱动破解发展难题。以泰顺中心镇罗阳镇为例,2019年组建东门区块项目、“三村改造”项目、袁家地区块项目等“10个专班”,党委书记、镇长总牵头、总负责、总协调,各分管领导担任各专班组长、副组长,联席会议、定期研判、分流交办、重点事项决策等协同联动,“一体化扁平闭环”掀起政策处理攻坚热潮。实施以来,该镇2019年百日攻坚政策处理全线告捷,解决了东门卡口、后山区块等大批历史难题。

  三、集成化统筹协调,破解综合事项“各自管、各不管”难题。一是为乡镇党委强权赋能。赋予乡镇党委对重大事项和派驻机构的指挥协调、管理考核、干部人事推荐提名、站所人员任命调整的反向否决等“四权”,实行派驻机构编制、人员“双锁定”“双下沉”,即派驻机构干部身份性质、编制、人事关系不变,工资、党(团)组织、工会等关系全部“下沉”乡镇,明确派驻干部原则上在同一乡镇的工作期限一般不少于两年,形成“部门主建,乡镇主管”的考核新模式,强化乡镇力量。目前,县司法、自然资源和规划、市场监管、住建、综合行政执法等五大派驻领域的287名人员全部下沉到位。实行以来,乡镇“四权”成效逐步显现,五个派驻部门的20名派驻人员调整全部征求乡镇党委意见,其中2人因工作表现差、群众满意度低另行调整。二是乡镇部门双向补台联动。建立“县乡合作、上下联动”工作机制,乡镇对于无法独立解决事项,可通过模块联络“虚拟平台”向相关部门“吹哨呼叫”,部门快速“响应报道”,及时与乡镇联动解决问题。部门遇难,则乡镇快速启动“模块”力量,及时配合部门落实“属地责任”,双向联动实现“1+1>2”效能。比如7月以来,南浦溪镇通过该工作机制共同联合执法有关违建事项26件、派驻部门办理解决司法救助、假冒商品查处等民生事项130件,有效解决了隐患发现难、矛盾化解难、部门联动难等突出问题,县乡干部获得感、群众满意度有力提升。三是加强保障稳固基层一线。建立“事业编制银行”,加大县乡编制资源统筹调配力度。改革以来,调配3名县级派驻部门编制下沉基层,并以调整事业周转编制的方式优先保障任务较重乡镇的用编计划。截至目前,已核定罗阳镇、泗溪镇、雅阳镇等12个乡镇的21名事业周转编制。同时,明确派驻机构干部同等享受乡镇“2个20%”待遇,由所在乡镇党委组织实施日常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定档,切实激励派驻干部“俯下身、安下心、融入情”,挺起乡镇“龙头”。

  四、数字化提升效能,破解民生事项“多头办、重复办”难题。一是优化协同办公。依托“泰顺县协同办公平台”和“浙政钉2.0”App,整合现有各类OA平台,搭建全覆盖、高效能、跨层级、跨部门的一体化的综合协同办公平台,实现绿色、高效、节能的现代化数字办公目标。比如,深化机关内部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整合村社干部资格联审、审批聘用、转岗晋升、离职退让等20个职业生涯环节,探索实施村干部“一件事”,目前通过网上办理资格联审达447件。二是深化政务服务。稳妥推进县级依申请政务事项接入“政务服务2.0”平台,推动“多窗办到一窗办”“线下办到网上办”“掌上办向容易办”转变,平台受理率达80%。拓展“瓯江红”党群服务中心、村级便民中心功能,创新“办事不回乡”,集成延伸“代办点+自助服务终端+上门服务”的基层供给侧便民服务触角,将“一窗受理”拓展至杭州、上海及周边地区。同时,整合背包警务、电力背包客、背包银行、背包医院等优势成立“背包党建联盟”,持续拓展部门入驻及服务事项,真正实现办事不出村。三是强化系统监管。依托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,系统集成各部门风险预警系统,聚焦疫苗、药品、医疗器械、特种设备、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建立重点监管清单,形成从行政检查、行政强制到行政处罚的监管链条,推行“掌上执法率”达90%的简易处罚事项办理,闭环处置监管风险。推行“非现场”执法试点,建立执法信息数据库,辅以电子监控搜集和固定证据,初步实现“终端全员覆盖、后台数据支撑、系统时时监控”三位一体的新型监管体系。

  五、网格化精密智控,破解社会治理“治理难、群众烦”难题。一是创新“一中心、四平台、一网格”治理。深化矛盾纠纷化解“最多跑一地”,按照“常驻+轮驻”模式,“建制入驻”县级综治中心、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等10个平台的39名工作人员,“固定轮驻”教育、民政、人力社保、卫生健康、综合行政执法等13个重点单位,变“多中心”向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“一中心”集成,分类推进建设乡镇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,打造回应群众诉求的服务站、化解矛盾纠纷的终点站。加大“基层治理四平台”信息化支撑,推进“四平台一网格”与模块融合,统筹实现党的建设网络、城市管理网络、综合治理网络、流动人口管理网络等“多网合一”,形成“乡镇主建管、县级抓督导”的“全科网格”。二是创新“343”矛盾纠纷大化解。主动为民维权,建立县、乡、村三级为主体、十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“343”矛盾纠纷化解机制,开展社会矛盾纠纷“拉网式”排查、疑难重大纠纷“集中式”会诊、跨区域纠纷“携手式”联调、不稳定因素“一体化”防控,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、消除在萌芽。三是创新引导乡贤泰商参与社会治理。发挥乡土、乡情、乡愁纽带作用,建设县、乡、村三级新乡贤参事会,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乡村振兴和县域治理,健全完善“两官两师”结对乡贤调解,提高基层善治水平。近400名乡贤参与全县32个重点项目的政策处理工作,招引项目回归47个、总部回归企业60余家。加强商会监督管理,深化商会脱钩改革,建立商会专职秘书长制度,与群团组织、社会组织和平台企业等共同发力,协同助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。

  文章来源:中国机构编制网


4001893518